7月1日夜晚,宛平剧院的大剧场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淮剧《火种》在此倾情演绎。该剧汇聚了众多业内实力派艺术家,包括八位国家一级演员,以及众多杰出的青年演员。他们凭借扎实的唱功和沉稳精湛的表演,将工人起义从策划组织到联合抗争的各个关键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摄影:柏可林
今年正值上海总工会成立百年之际,以及以五卅运动为起点的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同样迎来百年。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以工人武装斗争为背景的红色戏剧《火种》的演出显得格外重要。这部作品不仅充当了一堂生动的“文艺党课”,而且借助艺术的力量,携手观众一同探寻红色历史,弘扬革命意志,培育深厚的爱国情感,用信仰的火焰激发热情,为城市的进步之路提供指引。
淮剧《火种》选取了1926至1927年间上海发生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作为创作素材,深入描绘了上海底层产业工人的生活画卷。此剧在三大历史纪念主题的映衬下,通过对工人运动领袖和革命群众的生动塑造,将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与“工人阶级的摇篮”所承载的双重革命精神紧密相连。该剧于2023年8月组建,全体团员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打磨,同年10月15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圆满完成了首演,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首肯。进入2024年,上海淮剧团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于3月份推出了《火种》(精粹版),并积极投身于社区和海岛,参与了“浦兴月月演”以及“城市美育日”等众多文化公益活动,总计演出了超过30场。
与此同时,剧团接连举办了三次专家研讨会。在会上,主创团队依据专家们的宝贵建议,对剧本进行了多次研讨与修改。他们精益求精,不断打磨调整。最终,经过努力,修改后的《火种》于同年5月在宛平剧院上演。该剧作为第九届江苏省淮剧艺术展演月的闭幕大戏,在盐城进行了演出,其舞台呈现和音乐编排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2024年10月,《火种》荣幸地被纳入上海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举办的展演活动,以及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国庆演出季之中。该作品在宛平剧院成功上演了两场,不仅让观众得以回顾那段充满红色的上海历史,还共同踏上了追寻那一束光芒的旅程。
演出落幕之际,众多资深党员纷纷发表感言:“剧情生动地重现了那段历史,勾起了人们对父辈所讲述的工人运动故事的回忆。”此次演出是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戏曲院团自媒体开发运营与创意传播人才培训》思政第一课的核心环节,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戏曲学的硕博研究生,以及来自全国各院团的新媒体负责人等50余人观摩了这场演出,其意义非凡。青年观众对于将传统淮剧与现代叙事手法相结合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这种将地方戏曲作为革命题材表现手段的做法,既富有创新精神,又极具感染力。
据消息,在上海红色文化季和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的重要环节中,《火种》项目后续将举办更多公益性质和亲民性的演出活动,不断为上海乃至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带来高质量的艺术体验和深层次的精神补给,从而使革命的火种得以持续燃烧,长久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