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北京土地及新建住宅市场呈现出极高的热度,出让金总额成功跨越千亿门槛,同比大幅上升;与此同时,新建住宅市场的各项关键指标均呈现出优异表现。究竟是什么因素引发了这一繁荣局面?接下来,我们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土地出让金额创新高
7月6日,北京商报发布的数据表明,上半年北京市共完成22宗土地交易。这些土地的成交总价超过千亿,具体金额为1016.78亿元。相较去年同期,成交总额增长了37.3%。在这22宗土地中,有3宗土地的溢价率超过了20%,另外还有4宗土地的溢价率超过了10%。业界普遍观点指出,对土地拍卖规则的优化举措,不仅扩大了房地产企业的投资选择范围,而且有效提升了市场活力。
海淀区供地大爆发
海淀区在年初成功推出六宗地块,其供应量较去年同期激增,增幅高达一倍。在这六宗地块中,有四宗地块吸引了众多房地产开发商的激烈竞逐。截至2025年上半年,海淀区推出的地块已占总供应量的27.27%。此外,高溢价地块的增多亦显著推动了北京市土地出让总金额的增长。
中建系房企成大赢家
中建系旗下的房地产公司业绩斐然,在参与22宗地块的拍卖过程中,成功赢得了7宗地块(其中包括与其他企业联合获得的地块),成交总额高达401.82亿元,这一成交额占据了上半年总成交额的39.96%。该企业对土地市场的积极布局,是其品牌战略与市场操作协同决策的结果,通过获取关键地块,预计将有助于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新房成交态势良好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表明,至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面积累计达到了267万平方米。这一成交数据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从3月份开始,市场呈现出“小阳春”的态势,成交面积同比显著上升,增长幅度几乎达到了50%。进入第二季度,市场复苏迹象持续显现,同比增长率更是达到了15%。在上半年期间,新房批准上市面积同比去年增长了超过20%;尤其是众多高品质项目的加入,对市场的稳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推动作用。
部分楼盘销售强劲
北京上半年的住宅销售额中,六个项目销售额突破了40亿元大关,其中海淀区贡献了四个项目,朝阳区贡献了两个。以北京宸园为例,该项目自开盘以来已满十个月,在其606套房源中,已有545套完成了网签,去化率接近90%。得益于政策的扶持和项目的热销,中建智地在上半年再次在朝阳区推出了新的住宅项目。
高端改善需求支撑
从市场需求的视角分析,1000至2000万元区间的新房成交额明显上升,同比增幅接近九成。与此同时,该区间新房在整体市场份额中的比例也有所上升,由2024年的12%增至约19%。另外,高端改善型需求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曹晶晶指出,北京市持续实施以城市六区和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的土地供应政策,优质地块将用于建设改善型住宅项目,这一举措预计将为下半年新建住宅市场提供重要的支撑。
关于2025年下半年北京土地市场交易及新房销售情况,您如何看待其是否能够持续上半年的热烈行情?请您提供您的见解,并对本文点赞以及进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