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近期频受雨雪侵袭,众多市民夜间遭受突发闪电雷鸣及狂风暴雨的惊吓。随着雨季的临近,四川省骨科医院的急诊科发现,因雨后地面湿滑而摔倒并导致骨折的病例数量急剧攀升。以下将详细说明相关情况及预防摔倒、急救的相关知识。
雨季摔倒情况严峻
7月1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省骨科医院了解到,目前该地正处于雨季,急诊科接收的病患人数明显增多,其中不少病例是由雨后滑倒摔跤引起的骨折。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逐渐减弱,雨后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潜在危险,例如湿滑的地面、楼梯以及杂乱无序的家具布局等,都极大地提升了他们跌倒的风险。
摔倒危害不可小觑
中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普遍不如年轻人,若不幸跌倒,可能会遭遇严重后果。这些后果可能由诸如地面湿滑等不易察觉的风险因素引发,形成所谓的“跌倒陷阱”。比如,雨后湿滑的地面就像滑冰场,杂乱无章的家具容易造成绊倒,湿滑的台阶同样存在极大风险。跌倒不仅可能导致骨折,还可能引发脑震荡、腰椎损伤等内部伤害。这些伤害在初期可能不明显,但潜在的健康风险却不容忽视。
实用防摔手段
应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关注视力变化,以防因视线模糊而无法辨识楼梯,从而发生跌倒事故。拐杖的挑选亦至关重要,手柄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滑功能,长度要适中,以保证其高度与自然下垂的手腕相吻合。在雨雪天气,推荐优先使用四脚拐杖。此外,助行器需每日用干布擦拭,以防止雨天时轮子打滑等问题的发生。
选择合适鞋子
确保鞋子具备良好的防滑性能至关重要。在挑选鞋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具有橡胶材质的大底,其次,鞋底应设计有深且明显的波浪形或交叉形纹路,最后,鞋子还需具备支撑足弓的结构。同时,行走过程中,需持续留意脚下情况,尽量避免踏入积水区域。此外,应避免穿着容易拖地的长裙、宽松的裤腿,以及鞋底磨损严重的旧鞋。
日常行为注意
清晨醒来后,应遵循以下动作顺序:先在床上平卧30秒,随后坐在床边静坐30秒,最后支撑物体站立30秒,这样做可以减少因头晕导致的跌倒风险。上下楼梯时,必须紧握扶手,并确保以脚跟先着地。同时,应避免进行诸如踮脚伸手取物、急转身体拿取物品等可能造成伤害的动作,并在必要时寻求家人帮助。此外,药物服用后,必须留意相应的禁忌规则,比如,在服用了降压或降糖药物之后,至少需等待一个小时方可外出活动。
摔倒急救方法
若不幸发生跌倒,应保持冷静,首先对受伤状况进行评估。若出现躯干疼痛或活动受限的情况,应立即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并迅速就医。对于轻微的跌倒,可尝试缓慢起身,若仍觉不适,则需告知家人并前往医院接受检查。尤其是对于无明显疼痛感的跌倒,更应提高警惕,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存在潜在的内部损伤。
在雨季出行期间以及日常活动中,您是否还能清晰回想起有关防滑措施和紧急救助的相关知识?我们热切期待您的点赞、分享,并欢迎您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