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代起,“无声之言,声闻于雷鼓”所传达的行动感召之力,始终激荡着人们的内心。革命先辈们以自身行动彰显的“雷鼓效应”,已成为我军战胜敌人的重要因素。他们的英勇事迹,即便历经岁月,仍旧光芒四射。
吴焕先:舍己为公的表率
吴焕先,红25军政治委员,为革命理想,毫不犹豫地舍弃了个人财产、家庭幸福,甚至不惜牺牲生命。面对粮食短缺,他选择忍受饥饿,将有限的粮食资源优先分配给伤病员。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在一次战斗中,他的胸部不幸被枪弹击中,尽管疼痛剧烈,他仍坚持指挥战斗,直至因失血过多,英勇献身。红军战士们深信,只要跟随吴政委,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彭德怀:关爱士卒的典范
长征路上,彭德怀对守岗战士可能遭遇的脚部严寒深表忧虑,亲自检查他们的鞋底,体验其温度;在解放西北的战斗中,他将自己的坐骑让给负伤的战友,并和众人并肩前行,他身穿破旧的棉衣,赤脚行走,脚趾外露,这一景象令国民党军官感叹:“国民党必将败北。”彭德怀的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他对士兵的深切关怀,这一特质使得他赢得了战士们真诚的拥护。
刘伯承:同甘共苦的楷模
抗日战争期间,129师在举行誓师大会时,遭遇了暴雨。刘伯承将军的参谋递上了雨衣,但他却将雨衣退回,并提到了古代将领“夏不张盖,冬不衣裘”的节俭观念。他明确指出,红军应与士兵同甘共苦,避免特殊化待遇。这种身体力行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战士们的士气。
罗荣桓:清正廉洁的榜样
1956年,罗荣桓重返湖南衡山,他婉拒了宴请,只要求食用红米冬粘饭,并且按照实际费用进行支付。同时,他主动将休息室内的糖果撤除,以此来强调共产党干部在物质上不应有所索取,以免失去民众的信任。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其廉洁自律的品格。
先辈言行:激励士气的力量
范子侠责令下属对其行为实施监控;王震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曾在汾河战役中主动请缨,抬棺出战;何正文在裁减军队编制时,率先减少了自家子女的编制;这些革命先辈的举措与言辞,犹如一面面醒目的旗帜,彰显出巨大的震撼力和胜利的潜力,不断激励着众多士兵奋勇向前。
新征程:党员干部的使命
若未能以身作则,民众将难以遵从;若未能先行实践,他人将难以信赖。在新的征途上,党员干部理应效法先辈,实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将真理的感召力与个人的影响力相融合,成为促进、维护和展现良好政治生态的积极分子。党员干部们是否能够传承并弘扬这种以行动启迪的精神?欢迎各位留言互动,并对本文给予点赞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