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行业,川藏地区之间的合作正涌现出许多令人动容的实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西藏设立的分院,其专业团队以高超的医疗技术和周到的服务理念,成功构筑了川藏两地医疗交流的纽带,不断促进着川藏间的“健康传递”。
清晨手术 专业守护
7月10日破晓时分,成都市区依旧沐浴在淡淡的晨曦之中,街道上人迹罕至。然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骨科的主任医师黄奇,却早已在医院内静候多时。当天,他面临两场至关重要的手术,两位患者特意从遥远的西藏远道而来。在西藏,黄奇被誉为“关节修复专家”,凭借其32年的丰富医疗经验。他依托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坚定的责任感,持续坚守在维护患者健康的职业岗位上。
锦旗闪耀 情谊深厚
黄奇医生自踏入医学界以来,共获得688面荣誉锦旗,其中八成以上来自西藏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0岁至98岁之间。以一位70岁的拉萨老妇人为例,她曾遭遇双侧髋关节病变,经过手术治疗后康复,并加入了老年歌舞队。五年后,她特地前来赠送锦旗,以表达对医生的感激之情。同样,这位年届八旬的日喀则老妇人成功经历了两次手术,目前她已恢复到能够自由行走,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每一面悬挂的锦旗,都承载着关于生命与希望的动人故事。
云端问诊 跨越千里
黄奇坚守在手术一线,勤勉尽责,同时,他的微信平台已经变成了一个“移动诊室”。这个平台吸引了5000多位患者,他们分散在我国的各个角落。通过“云端问诊”服务,患者可以随时获得黄奇提供的专业医疗意见。即便身处遥远的西藏,患者也能及时得到他的医疗指导。这种跨越地域的关怀,进一步强化了医患之间的情感联系。
医院桥梁 温馨服务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在川藏医疗协作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其中超过八成的患者源自西藏。医院内设有丰富的汉藏双语标识,并配备了专门的藏语服务站点,致力于为藏族患者提供周到的翻译支持。医护人员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对西藏患者的深厚情感。
实习交流 传承理念
在过去的三年间,该医院接纳了来自西藏的418名进修实习生以及130多位进修医技护理人员。这些人员在医院的不同科室接受了专业的培训,并将四川的医疗技术和知识带回西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西藏昌都的扎西曲加,作为西藏民族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五学生,自6月份起便在医院的消化内科开始了他的实习工作。此外,他还担任翻译角色,协助医患之间的沟通。
健康接力 情谊延续
专家的执着与守护,患者们的真挚感激,以及实习生们的继承与进步,川藏两地的“健康接力”活动始终持续不断。在医疗合作的历程中,川藏之间的深厚友谊持续升温。面向未来,这种友谊又将如何编织出新的温馨篇章?我们热切期盼大家的点赞、分享以及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