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时刻,归家路上,腰背已感极度疲惫。若能获得家人帮助进行按摩,以减轻疲劳,本应是一桩令人感到舒心的乐事。但令人未曾预料的是,这种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近期,一起因按摩引发的严重后果事件,向公众传递了重要的警示信息。
按摩放松引发危机
张先生,已届四十七岁,担任公司管理层职务,长期以来深受肩颈疼痛的困扰。一天,他回家后,肩颈疼痛症状加剧,于是请妻子运用近期从网络上学到的按摩手法为他进行缓解。按摩完成之后,他感觉疼痛有所缓解,随后便安心入睡。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清晨,他的病情突然恶化。
症状凸显病情严重
张先生苏醒后,头晕症状并未有所缓解,行走时双足感觉异常,犹如踏在绵软的棉花之上,且身体倾向左侧。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黄焕在诊疗过程中观察到,张先生除眩晕和步态不稳外,还伴有眼球震颤现象。经过进一步的检查,病情显得愈发严重。
多项检查确诊病情
张先生的头颅MRI检查显示,其小脑右侧区域呈现较大面积梗死。经颈部CTA检查,发现右侧椎动脉V2段存在类似夹层的病变,这一发现犹如一枚潜在的“定时炸弹”。最终,通过脑血管造影的确诊,张先生被明确诊断为右侧动脉夹层。
类似案例并不少见
黄焕医生在最近两年内诊断了多起具有类似症状的病例,患者们发病前都曾接受过按摩服务。即便是一些公众人物也无法逃脱此命运,比如台湾演员林依晨的母亲就因接受推拿而引发了小脑中风。在青年和中年人群中,有10%至25%的卒中病例病因与颈动脉或椎动脉的夹层相关,其中椎动脉夹层的比例达到了48.4%。
按摩导致中风原理
椎动脉在内层可能因外力撞击或过度旋转而受损,进而血液渗入内膜与中层之间,造成血管狭窄并提升血栓形成的风险。黄焕指出,椎动脉的V2段尤其存在风险,该区域被骨骼包围,缺乏缓冲,因此在按摩时更易受损。同时,美国心脏协会亦发出警示,认为颈部推拿可能提升中风风险。
三类人群需谨慎
黄焕对特定人群提出了安全提醒。首先,对于血管壁薄弱或存在发育异常的“脆皮”人群,即便是在进行所谓“正常力度”的按摩时,也应保持警惕,以免发生意外。其次,那些倾向于寻求“狠力道”按摩的人可能会误以为力度越大按摩效果越佳,然而实际上,过大的按摩力度对血管健康构成压力。另外,长时间使用按摩椅或突然转动头部等动作,同样有可能导致血管撕裂。若想达到放松的目的,应谨慎避开按摩中的高危区域,按摩力度需适度且温和,同时务必挑选信誉良好的按摩场所。
您是否知晓,在周边环境中是否存在因按摩引发的健康隐患?在执行日常按摩活动时,您是否留意过潜在的风险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