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致信威胁对14国加征关税之际,亦发布了行政令,将“对等关税”的暂缓实施期限进行了延长。此一举措自相矛盾,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导致全球贸易局势再次陷入不确定性之中。
关税威胁发出
7日,特朗普通过“真实社交”平台向日本首相石破茂与韩国总统李在明发出了一封函件。函件内容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来自14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函件强调,新设关税将不会波及到其他行业的关税政策。此外,函件还发出警告,若日本和韩国对关税提升作出反应,美国将额外征收等额的关税。特朗普指出,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及国家安全带来了风险,故此亟需推行改革措施。
税收优惠条件
特朗普在信中指出,美国将不对在日本或韩国企业在美国境内设立工厂或进行产品生产的行为征收关税;此外,美国将加快审批流程,整个过程预计仅需数周即可完成。他强调,选择在美国设立工厂或进行生产的公司将被免除关税,这一措施旨在吸引外国企业投资美国,并以此促进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发展。
谈判进展不佳
在过去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内,美国对多个国家实施了增加“报复性关税”的行动,并同步进行了相关协商。但这一系列动作似乎并未实现其既定目标。到目前为止,美国只与英国及越南达成了贸易协定,不过这些协定的具体内容尚未完全敲定。与此同时,与美国在关税问题上进行协商的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面临的谈判挑战颇多。该现象表明,美国在贸易磋商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困难,同时,其他国家在对待美国的关税措施时,并未显现出轻易妥协的迹象。
暂缓期再延长
7日,特朗普发布行政令,将原计划于7月9日生效的“对等关税”执行日期推迟至8月1日。贝森特在6日透露,特朗普计划在本周内向贸易伙伴传达关税税率。若至8月1日双方仍未能达成协议,相关国家的关税将回升至4月“对等关税”的级别。同时,南非获得美国承诺,其30%的税率将依据谈判结果进行相应调整。
各方态度不一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欧盟已做好与美国就一项基础性协议达成共识的准备;印度已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报告,宣布将对部分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苏林提出,美国应当承认越南的市场经济地位,并取消对越南出口的限制。各国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态度各异,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这一现象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突显了利益冲突的复杂性。
股市应声下跌
美联社评论称,特朗普所发信件并非关税争议的最终结论,仅是关税争议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一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关于经济增长放缓的广泛忧虑。关税可能引发美国及其他国家经济衰退,但特朗普坚信,通过实施关税能够振兴美国制造业,同时为减税法案筹集所需资金。特朗普当天发送信函之际,美国股市在交易日结束前出现下滑,这一走势显现出市场对贸易紧张局势的严重担忧。
特朗普所执行的贸易关税政策,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影响究竟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恳请您点击“点赞”和“分享”按钮,以表达对本文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