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医疗机构发生的一起护理失误事件受到了广泛关注。患者罗某被确诊为患有“急性精神疾病”,医疗指导要求进行精神科特级护理。然而,在护士杨某接班后,整个夜间她并未按照规定对病房进行巡视护理,这一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护士病房巡视职责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护理记录缺失
在医院环境中,患者罗某理应接受精神科专业护理,且前班护士对其护理情况有详尽的记录。但自当晚1点半起,由杨某接替工作后,护理记录却完全缺失。整夜期间,杨某未对罗某进行巡视,也未执行既定护理程序。这一情况不仅暴露了杨某的职责疏忽,同时也揭示了护理交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
巡视的重要性
护士在病房中进行巡查时,能够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并能够迅速识别及处理患者的病情。以罗某为例,若当晚护士能够按时进行巡查,或许能够提前察觉到其病情的异常。患者的病情具有独特性,往往难以预测,例如某些患者可能存在心脏病史,突发状况可能在一瞬间发生。因此,护士的观察和评估成为了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防线。
责任护士的职责
护士负责掌握患者病情,需根据病情、治疗进展及患者自理能力来决定巡视频率。例如,若护士回忆起患者的心脏病史,便能迅速采取救治措施。她们还需与夜间值班护士进行工作交接,对那些需要关注的病人留下提示便条。此外,她们还需有计划地安排对自己负责的患者的巡视任务。
夜班护士的重点
多数患者多在夜间突发状况,因此夜间值班护士的巡查是否到位显得尤为关键。巡查应重点关注重症患者、刚完成大手术的病人、特殊病例以及新入院的患者,而对于其他患者,夜间至少应巡查两次。医护人员需对这些重点患者群的病情变化保持高度警惕,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各人员的任务
责任护士与护理员各司其职。责任护士需掌握所有患者的状况,并设定特殊患者巡诊的时间限制;护理员则需掌握评估患者病情轻重的能力。在患者护理过程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唯有各司其职,方能确保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巡视的目的和方法
巡视的主要任务是关注患者健康状况、监测病情变化以及迅速应对紧急情况。在巡视过程中,需特别关注重症患者等关键群体,对他们的治疗进展和留置管道状况给予特别关注。此外,将巡视工作转变为对患者细致的关怀和对护士专业能力的支持,这不仅彰显了对患者的关爱,也提升了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
在此提出疑问,关于提升护士查房频率、强化护理监管措施,大家是否认为这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欢迎点赞、转发并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