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湖南省实现了玛仕度肽处方的首次开出。此举标志着全球范围内首个针对双靶点的减重药物在湖南正式进入临床使用阶段。该药物为湖南省约3000万超重或肥胖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人们不禁产生疑问,这种药物是否能够为肥胖问题带来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药物入湘意义重大
7月9日,周智广教授,担任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于湖南省成功实施了首批玛仕度肽的处方开具。这一行动意味着该双靶点减重药物在湖南地区正式投入临床治疗。此举为湖南省的超重及肥胖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预计将显著改善众多肥胖者的健康状况。
湖南省大约有三千万居民体重超标或肥胖,该药物投入市场无疑满足了这一群体的迫切需求,有助于缓解他们在肥胖治疗过程中的困扰,同时也标志着他们治疗肥胖的新阶段。
首位患者情况
胡先生是当天首位拿到玛仕度肽处方的患者。他的身高是174厘米,体重则达到了92公斤。根据体重指数,他已被判定为中度肥胖。尤其是腹部脂肪的积累尤为显著,脂肪肝的病情已由轻度转为中度。再者,他的血压和血脂指标均接近临界值,整体健康状况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并且他感到非常疲惫。
胡先生在获知我国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以及医院新设减重门诊的相关信息后,开始意识到肥胖并非仅仅是身体形态的问题,实际上它是一种疾病。患者可以寻求医疗专家的帮助。如果不及时进行减重,慢性疾病的风险将会相应提升。
患者适配理由
周智广教授提到,胡先生的体重已经超出了正常标准,并且其内脏脂肪的积累情况相当严重。针对这一情况,玛仕度肽展现出其针对性,它不仅能够帮助减轻体重,还能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并且能够提升患者整体的代谢状况,进而为患者带来多方面的健康益处。
这类双靶点药物突破了传统减肥药物的局限,能够精确锁定患者的肥胖和代谢问题,从而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中国肥胖现状
周智广指出,我国肥胖人群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特点:数量庞大、呈现年轻化趋势、腹型肥胖和隐性肥胖现象较为普遍。根据最新数据,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的比例已达到51.2%,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可能增至70.5%。
青少年体重过重的情况愈发显著,这一趋势与不良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同时,许多超重者存在内脏脂肪过多的风险,这种类型的肥胖对健康的潜在威胁较为隐蔽。
药物优势凸显
玛仕度肽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抑制食物摄入,另一方面能促进能量消耗;这一特性与我国肥胖人群普遍面临的“腹部脂肪积累严重”以及“代谢综合征发病率较高”的现状极为契合。该药物尤其适用于年轻人群,以及合并代谢异常症状患者的早期治疗和干预。
该举措有助于在疾病早期阶段缓解慢性病带来的负担,同时,为那些深受肥胖困扰、特别是伴有代谢障碍的人群,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法。
减重综合方案
周智广强调,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消除肥胖问题,因此国家推动设立体重管理门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药物治疗仅作为辅助措施,必须与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相配合,比如向患者建议摄入优质蛋白质、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及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减重的关键在于对生活方式进行优化,这包括采取营养干预措施、进行运动管理、提供行为和心理支持,以及结合科学的医疗手段。这些综合性的方法共同构成了确保减重效果显著的核心要素。
截至目前,您是否认为在体重减轻的过程中,药物的使用与生活模式的改变哪一项更为重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加入讨论。此外,也请别忘了为本文点赞和进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