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活动习惯对健康和寿命影响有多大?这项研究给出惊人答案

你知道吗?日常的身体活动习惯对健康和寿命有着显著影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的详细原因。

研究背景

昆士兰大学的研究成果已登载于《英国运动医学杂志》,该研究团队对全球八个主要数据库进行了广泛检索,分析了85项针对非临床成年人群的前瞻性研究。他们搜集了大量数据,旨在探究成年期身体活动模式及其累积量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之间的潜在联系。

活跃降低死亡风险

研究数据揭示,身体活动与降低死亡风险密切相关。活跃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可减少约20%至40%。具体分析,仅休闲时间进行身体活动,死亡风险可减少39%,而整体活跃个体的全因死亡风险则可降低29%。心血管疾病引发的死亡率降幅在30%至40%之间,而对于那些保持高度活跃的人群,这一降幅可达到大约40%。

活动增加也有益

个体活动量不断增长,导致其死亡率下降了20%至25%。无论是从原本的缺乏运动状态转变为积极运动,还是整体运动量的增加,全因死亡率分别降低了22%和27%。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无论从哪个阶段开始增加运动量,都能有效提高健康水平,比如在业余时间增加散步等轻松的运动,也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活动减少益处不大

寿命的显著缩短和过早死亡_预期寿命下降_

活动量的减少表明个体从活跃状态过渡到了非活跃状态,这种变化与健康利益的关联并不明显,甚至从统计学角度考量,这种联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发现提示我们,一旦养成了运动习惯,便不宜轻率中断,否则之前通过运动积累的健康好处可能会大幅降低。

“银行储蓄假说”

研究表明,“银行储蓄假说”的提出,表明早年进行的身体锻炼在晚年可能转化为健康上的优势。换言之,年轻时若能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即便到了老年活动量有所减少,也能从过去的锻炼经历中受益。例如,那些年轻时坚持跑步锻炼的人,在步入老年后,他们的心肺功能可能会比那些未曾锻炼的同龄人更为出色。

剂量反应关系

研究首次揭示了身体活动量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特性,该特性表现为非线性。在活动量未达到推荐标准之前,死亡风险显著降低。对于成年人而言,若每周进行150至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至150分钟的剧烈强度活动,其全因死亡风险可减少约40%。然而,当活动量超过推荐的上限后,额外降低风险的效果相对较小。

考虑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有显著的好处,您是否考虑立即增加自己的运动次数?不妨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邀请身边的人一起加入这个有益的举措!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XML地图
友情链接 黄石市委机关幼儿园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