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微博热搜榜单上,“左氧氟沙星引发跟腱断裂”的话题迅速攀升至榜首位置。这一现象似乎与药物并无直接关联,然而,二者之间是否确实存在某种联系?广受欢迎的抗感染药物竟然可能引发跟腱断裂,这一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对此,我们将展开深入探究。
热搜事件引关注
7月9日,微博热门话题榜上,#左氧氟沙星致跟腱断裂#迅速攀升至最顶端。博主“琉玄”透露,一名个体在热身跳舞时不幸发生跟腱断裂,此事件随即在评论区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询问该事件是否与左氧氟沙星或眼药水的使用有关,当事人对此进行了明确的回应。该事件引发了众多网民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原本看似毫无关联的药物使用和跟腱断裂现象,也因此转变成公众热议的焦点话题。
药物作用知多少
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一员,其抗菌谱相当广泛;它常被用于治疗呼吸、泌尿、消化以及皮肤等多个系统的细菌感染。此外,在眼部感染的治疗中,该药物也较为常见。尽管其应用领域广泛,但在日常使用中,人们普遍更重视其抗感染作用;然而,对于可能出现的其他副作用,关注却相对较少。
跟腱断裂有缘由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药学部的吴励萍药师指出,左氧氟沙星药物在人体内积累,可能对跟腱细胞结构产生破坏,进而增加跟腱断裂的风险。研究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累积与跟腱断裂及跟腱炎的发病率密切相关,其作用机理可能涉及干扰肌腱内胶原的合成过程。此外,镁元素缺乏可能诱发由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跟腱毒性,尽管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病率并不高。
说明书里藏风险
在查阅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药品说明过程中,记者发现说明书指出,该药物可能导致皮肤对光敏感度增加、关节受损、肌腱发炎以及肌腱断裂等不良反应。药师吴励萍指出,相较于注射剂和口服药物,注射剂的风险更为显著。具体而言,说明书中明确提到,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以及处于哺乳期的女性应尽量避免使用,或者在使用时需格外小心。与此同时,眼药水导致跟腱损伤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特殊人群要注意
肌腱疾病患者,尤其是那些曾患有肌腱炎或肌腱断裂的病史者,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时应格外小心。同样,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人群也应避免使用。在使用此类药物时,患者需格外留意,而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也必须全面评估这些风险因素。
安全用药有建议
吴励萍药师指出,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严格遵守既定的用药时间表,不得自行提前用药,以免药物在体内过量积聚,可能诱发不良的药理效应。同时,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应避免饮酒及从事剧烈运动。特别是对于左氧氟沙星,患者还需关注该药物可能对血糖、心律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影响。用药期间若出现跟腱部位不适,应立即就医,并对相关部位采取限制活动措施。此外,适量增加饮水量有助于加速药物代谢。总体来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严格遵守医嘱用药可以有效减少潜在风险。
在服用左氧氟沙星的过程中,您是否留意过其产品说明书的详细信息?我们热切期望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个人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并分享至您的社交平台。